“部队生活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对于军营和战友,我始终怀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人生历程,我会选择拼搏。”面对记者的采访,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郭三仁这样说。24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能吃苦、敢拼搏、不服输的性格,也成为他退役后创出一片天的力量源泉。
郭三仁当兵时的照片
现役时获得的荣誉
郭三仁,1973年9月出生于包头市固阳县农村家庭,1991年12月在天津当兵,1994年考入石家庄白求恩军医学院,从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蒙边防工作,2001年被调回原解放军291医院工作, 2015年3月,他选择自主择业。
“军队培养了我24年,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磨练了我的意志,更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现在退伍了,也应该利用专长为社会多做贡献。”郭三仁说。在原解放军291医院工作的这几年,因为医术过硬,曾担任医院肛肠科主任,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办一家肛肠医院,想把自己在部队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
想要创办好一家医院,资金很重要,这对于刚入社会的郭三仁来说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并且当时他的家人和朋友并不支持,都觉得创办医院是异想天开,希望他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这么多年的部队生涯早已练就了他敢闯敢干的性格,就这样郭三仁顶着不被理解的压力,四处想办法筹钱,好在后来借助社会的力量筹到了资金,于2015年9月份创建了包头辅济肛肠医院,并出任医院院长。
医院刚成立之初是郭三仁最难的时候,只开了肛肠科,每月也只有二十多台手术。工作中他日渐发现患者除了需要肛肠治疗外,还有其他需求,于是他和同事们扩展思路改变单一科室在治疗上的缺陷,又开展了内科、中医科、妇科、体检及肠胃镜中心室等相关科室建设,多方位满足了患者的需要,使就医量大大增加。即便如此他一刻也没有停歇,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岗位技术练兵提升医护人员素质,一方面在硬件上增添设备。
2016年春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家人朋友也转变了思想,越来越支持他的事业。目前,医院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共设有床位100张,医务人员70余名,其中17名在原解放军第二九一医院工作过,6名是退役的军队转业干部,一名退役士兵。现有党员7名,都是退役军人。每年有手术1000多台,每日就诊量80多人,每日住院患者量40余人。现安置了多名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包头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几年来,医院多次走入边远地区开展义诊,为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医治疾病,并且优先服务退役军人,特别是伤残军人及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患者,来院就医减免部分治疗费用;优先服务困难家庭,凡是贫困地区患者来院就医,减免部分治疗费用;优先服务贫困地区,采取巡回医疗的方式为贫困地区患者做免费检查及相关治疗,来辅济肛肠医院就医患者减免部分治疗费用。并为固阳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行减免政策,共减免困难群众医疗费15万余元。 医院的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2017年医院被评为“为民服务诚信医院”。国家卫健委将辅济肛肠医院确定为上消化道两癌筛查定点医院。2019年,郭三仁被评为自治区模范退役军人。同年,医院被评为“包头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20年,在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取得包头赛区一等奖,自治区赛区三等奖。
郭三仁获得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自治区三等奖
郭三仁获得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包头赛区第一名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郭三仁积极主动配合出入小区登记的同时,主动担任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的抗疫应急分队的医疗救护组组长,带领成员学习防控知识,训练穿脱隔离衣等专业技能,随时准备听从召唤,奔赴抗疫一线。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带领大家向社区党支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捐赠活动捐款捐物。而且他发现人们出入小区都要用笔登记,如果多人用一支笔易造成交叉感染,他主动把医院积存的价值两万余元的两万支圆珠笔分发捐赠到十多个社区。
郭三仁疫情期间出任包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医疗救助组长
郭三仁疫情期间获得的奖项
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军人无私奉献的为民精神,在郭三仁心中扎下了根。郭三仁说:“我将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一个战士的信念,努力创新,积极进取,把辅济肛肠医院打造成一流的民营肛肠医院,为部队争光,为百姓谋福!”
郭三仁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模范军人
包头晚报全媒体记者 曹歆苑 邢丽宏